首页 > 榜样来了 > 正文

淬军人之心,逐凌霄之志|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录

发布时间:2025/02/14 阅读次数:

淬军人之心,逐凌霄之志

——人文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陈立韬

一、个人简介



陈立韬,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人文学院数字出版专业2021级本科生。入学以来加权平均成绩91.61,学年综测排名2/89,无不及格科目。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队,获“四有”优秀士兵称号。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南大学学年特等奖学金、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十余项荣誉,现已保研至复旦大学




二、个人事迹

携笔从戎,挺膺担当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2020年,陈立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两年军旅生涯锻造了他的体魄和意志,让他从一朵温室里的花蜕变成了一棵保家卫国的松。当陈立韬得知戍边英雄陈祥榕与他同龄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给他带来了极大震撼,那时的他便下定决心,要不负时代,挺膺担当。在部队的两年,除了刻苦训练,陈立韬还利用闲暇时间尽情发挥自身所长,为军营增光添彩。他参加军级单位党史演讲比赛,从百人中杀出重围,夺得三等奖;两度参与大型军事文化演出,投身基地强军文化建设,活动获《人民海军》报道;参与团级单位专业技能比武,两度获得海军英语比武冠军。这些经历淬炼出陈立韬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极强的团队意识,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高度自律的性格,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重返校园,砥砺前行

2022年,陈立韬退伍复学。重新坐回大学课堂的他,带着军人的思维认知再度审视求学意义,从而怀揣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满腔壮志,无须扬鞭自奋蹄。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刚回到学校时,陈立韬明确学习目标,找回学习状态,不断改善学习方法,成绩迅速从专业排名前三十上升至专业第二。同时,陈立韬对学习英语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创建了“My Dictionary”单词本,以便随时积累和扩展知识。他深知英语能力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并成功取得雅思6.5分的成绩。陈立韬意识到,数字出版专业是跨学科教学模式,在深入学习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的背景下,他还广泛涉猎了法学、公共关系学以及营销管理学等领域,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打破思维定式,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陈立韬参与并完成了中南大学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中“《我本是高山》的公关之道”子案例的编写工作。此次案例编写是对创意传播管理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编码解码理论以及公关思维的一次融会贯通的“大练兵”,进一步打开了他求学的格局和眼界。



“退伍不褪色,服务践初心。”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陈立韬积极发挥退役大学生士兵的示范引领作用,践行初心,服务群众。他连续两年带训,分别担任学院军训排长、连长,助力中南大学国防教育建设,获评学校2022级本科军训先进教官。他担任班级班长,积极组织班团建设,班级保研率达到25%,位居本年度学院第一。


对接前沿,拥抱时代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陈立韬在学习生涯中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媒介素养,在掌握音视频剪辑、图片编辑等多项传统操作技能的同时,还主动强化了数据库、计算机编程语言、数字产品设计等信息科学方面的训练。由他主持的《城中公园式景区的数字化改造方案——以长沙杜甫江阁为例》项目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城市文旅建设,在国家工信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



2023年暑假,陈立韬参与中宣部国际传播局领办的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国际新闻传播国情调研活动,并主动担任学生领队。他深入潇湘大地,去往伟人故里韶山、“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清溪村等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笔尖书写中国故事。这次国情调研实践在陈立韬心底种下了一颗投身国际新闻传播的种子,使他从中发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魅力,以及“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岳麓山下的“国新之种”正奋起追光,他有信心做一粒好种子,在未来的国际新闻传播舞台上开出花来。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陈立韬还参与了2023年度国家广电总局“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古桥诗蕴》的节目制作,深入实地寻访,以桥为媒以诗为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该作品成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此外,他曾深度参与S+级项目淘宝直播《中国新主播》的节目制作,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体会国情、增长见识、培养品格,让自己的所学直面社会检验,在真正的项目去经历风雨,接受摔打,从而更快地成长。



三、寄语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就会有怎样的底气。”吾辈当立鸿鹄志,浩浩乾坤搏自强。


四、师长点评

易龙(中南大学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人文学院传媒系主任、副教授,中南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媒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陈立韬同学在学业上表现卓越,勤奋刻苦,成绩位居专业前列。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展现出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潜质。在日常生活中,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中南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中心宣传部

电话:0731-88836416邮编:410083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校本部

Copyright©中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xszz.csu.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