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榜样来了 > 正文

慧思潜修,笃励艳世|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录

发布时间:2025/03/27 阅读次数:

慧思潜修,笃励艳世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谢思艳

一、个人简介



谢思艳,女,汉族,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获国家级奖学金、学年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等20余项荣誉奖励;累积发表3篇SCI一区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发表研究型论文一篇(IF=18.9),以学生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专利一项;作为负责人参加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并获国家级一等奖。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


1E7A0


二、个人事迹

破阵高歌,载荣而归

“脚踏实地无偏颇,著身高处不为劳。”谢思艳一贯将深耕专业作为矢志不渝之追求,将扎实学识作为前行之路的引领明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谢思艳俯首钻研,屡屡取得傲人成绩:2022-2024学年加权综测均位列专业第一,最高学期加权94.23分,工程力学和物理分选两门课程获得满分,27门核心专业课程获95分及以上的佳绩。自入学以来,谢思艳共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若干荣誉称号,荣获2次学年特等奖学金、2次国家奖学金。三年来,她累计获得校级荣誉18项、省级荣誉2项、国家级荣誉5项。荣辉熠熠披肩头,阔步昂首向远途,接下来的时光,谢思艳将继续怀揣初心,在学习深研这条道路上埋头前行



深耕专业,专注竞赛科研。谢思艳于各竞赛活动中频现身影、屡创佳绩:她带领团队参加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斩获国家级一等奖;参与第六届冶金科技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参与2023-2024年度湖南省数学建模大赛,并获省级三等奖。除了专业竞赛外,还在其他领域大放异彩:三年来获得中南大学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学院春日摄影大赛一等奖、疫情防控视频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创新求实,挑战自我。2022-2023年,谢思艳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硝酸锂介质诱导硫化锑重结晶改性制备高能锂电负极材料》获得省级立项,并获顺利结题。谢思艳锲而不舍,不断探索。2024年,她作为负责人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熔盐提质的失效锂离子电池石墨直接中温再生研究》,并再获省级立项。

千锤百炼,方显真章。勤勉不辍,保研清华终成真。


乘鹏高翔,无畏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谢思艳始终怀揣着对科研的热情,专注于科学研究,力争于前沿做出突破她在大二便主动申请加入导师课题组进行科研学习,深入参与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直接再生的相关研究。初入实验室,她便在课题组老师指导与自学下,迅速掌握了失效材料再生制备及锂/钠离子电池组装的核心技术;为了筑牢学术根基,笃行研究之道,谢思艳广泛阅读国内外前沿文献,自学Jade、Avantage、Zview、DigitalMicrograph、Origin等软件并能熟练运用。她凭借对科研独到的见解以及高效的执行力,在多个科研项目中崭露头角:她以学生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专利1项、以参与作者身份在SCI一区期刊上发表了2篇研究型论文。


10A03


改变世界,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与付出,而谢思艳一直都希望在科研上跻身前沿,为世界添彩。2023年7月,她独立承担起废旧锂电负极石墨闭环回收与再生的研究项目。科研需要灵光一现的突破与常年如一日的埋头苦干,而谢思艳所拥有的创新精神和坚韧的钻研精神就如定海神针,奠定了科研的成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谢思艳创新性地提出了熔盐法修复废石墨的方案,制定了周密的实验计划。为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她主动申请暑假和寒假留校,每日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日平均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面对各种挑战,谢思艳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表征及电化学数据的处理和论文的撰写。终于,苦心人天不负,经过10个月的努力,谢思艳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一区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型论文《Tailored Anion Radii of Molten-salts Systems toward Graphite Regeneration with Excellent Energy-storage Properties》(IF=18.9),为废旧电池材料的绿色回收贡献了重要力量。

奋发向上,砥砺前行。投身科研,成果璀璨熠熠辰。


素心侠骨,倾情奉献

“微光虽渺亦燃心,热忱尽展照四方。”谢思艳深知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支持。因此,她怀着感恩之心,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信念,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与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竭诚服务,回馈他人温暖之心。


F03C


自进入大学以来,谢思艳始终担任矿物2102班的学习委员深谙此职对班级风气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她始终秉持着“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信念,用心服务老师同学。为营造浓郁的学风氛围,提升班级学业成绩,她施展出独特的“魔法药水”:组织高质量自习,实施“以前带后”一对一帮扶计划,开设考前答疑小课堂,为学习困难的同学量身定制复习策略……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平均分显著提升10分,专业排名前三十名同学由5人增至11人,挂科人数由11人锐减至2人。

能力愈大,责任愈大。谢思艳既是学委,更是班级科研顾问。她常常组织班级科研培训,分享自身科研经验,随时解答科研疑惑,帮助同学解决科研问题,最终班级成员共发表8篇学术论文。此外,谢思艳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语”你同行公益教学,为甘肃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与心灵的温暖;加入高校节能低碳志愿行动,为环保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谢思艳还受邀为矿物加工专业的低年级学弟学妹传授经验,树立专业自信,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她一直在路上。


三、个人寄语



大胆尝试,哪怕犹豫畏惧,也要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候,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困难,但前提是迈出第一步。等待一朵花开的路上,总有踽踽独行,匆匆赶路。但在大学,有无限的包容,等待慢慢地成长。沉住气,别着急,慢慢来,歇歇脚,每朵小花都会绽放,只是在不同的时间!


四、师长点评

葛鹏(中南大学资生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思艳同学在思想、学习、科研、工作等各个方面积极拓展,表现优异:思想上进,积极乐观,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知识与理论;学习上勤奋刻苦追求卓越,有着明确的理想和目标;科研上充满热情,拥有较为出色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在废旧电池材料再生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独立完成项目并发表高质量论文;工作中用心为老师同学服务,成绩突出,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中南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宣传部

电话:0731-88836416邮编:410083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校本部

Copyright©中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xszz.csu.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